地球海洋與大氣創造出來的獨特美景,唯有南極才能一見的奇蹟

2013 年 11 月 24 日,NASA 科學家 Michael Studinger 在一次科研任務中,親眼見證自然界大氣與海洋兩大神奇景象,竟然奇蹟般的匯聚在同一片土地上。那是許多人朝思暮想,甚至名列人生必去百景中的極凍之地:「南極大陸」。或許也唯有南極大陸的極端環境,才能誕生許多人類無法輕易想像到的自然異相,讓大家見識到平常難得一見的別緻美景。

NASA 團隊當時正在南極大陸進行冰橋(Ice Bridge)項目的科學研究。他們一行人帶著儀器設備在麥克默多科研站(McMurdo Station)附近執行任務時,意外發現西南方 70 公里處,一座名為 Mount Discovery 的活火山旁邊,正在生成一個超大型多層莢狀雲(Multi Layered Lenticular Cloud)。

莢狀雲(Lenticular cloud)

莢狀雲(Lenticular cloud)是一種在高空出現的透鏡狀雲型,通常形成於順風的右側。當穩定的潮濕空氣在山區間流動時,一系列大型背風波就可能在順風方向形成。如果溫度在波峰處下降或低於露點,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凝結,形成莢狀雲。如果同時出現連串的莢狀雲,會形成像洪峰一樣的連續「波雲」。

就在所有科學家都在現場驚嘆於此奇景時,恰好帶著私人相機的 Michael Studinger,立刻用手中的 Nikon D7000 將難得一見的南極莢狀雲拍攝下來。

Wonders_in_the_Antarctic_Sea_and_Sky_南極_海冰_笠狀雲
在南極大陸上的海冰與笠狀雲(@Nasa)。

除了照片後方的超大型多層莢狀雲外,照片前景像是巧克力脆片的地面,其實是結凍的海洋。即使海洋表面在極寒溫度中被凍成巨大冰塊,但仍會受到海洋流動以及強風而推動。如果在移動的過程中,遇到一個「壓力脊(Pressure Ridge)」,就會因為海冰彼此間不斷擠壓,以及後面新的海冰不斷疊蓋上去,最後就是形成這種破碎般的形狀。

在下面這張大氣模擬圖片中,我們能輕易發現在南極周遭的氣流動能極為龐大且複雜,這也是帶動鄰近地帶的氣象變化極為快速的原因之一。

南半球西風帶視覺圖
南半球西風帶模擬圖

有一年筆者與友人在同一個時間,分別去到東西半球兩處最靠近南極洲的角落。我們兩個人就分別站在世界嘴遙遠的兩個角落互傳手機簡訊時,意外發現兩個人都正同樣受到南極風的蹂躪。如果說沙漠是白天跟夜晚溫差最大的土地,那南極風就具有隨時都能讓你體驗到溫差迅速變化的一種獨特魔力。

接著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張衛星地圖,就能夠對拍攝環境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當時莢狀雲是生成在 Mount Discovery 火山附近,而 NASA 科學家一群人則是在 Pressure Ridge 不遠處外進行科研任務,也就是在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Michael Studinger 才能一次將海洋冰脊與大氣奇景給同時拍攝下來,成為如此寶貴的一張照片。

Antarctic_McMurdo_Sound_Station_Mount_Discovery_Nasa_Map
南極大陸 McMurdo 峽灣區域地圖

題外話,東亞最出名的莢狀雲是出現在富士山頂峰。不過真的要能親眼見到這種氣象奇景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要是大家專程跑到富士山卻看不見笠雲的話,不要回來罵筆者(無辜眼)。

Lenticular Clouds over Mount Fuji_日本_富士山_笠狀雲
日本富士山的多層笠狀雲(來源:網路)。
延伸閱讀
  1. 原始文章:Wonders in the Antarctic Sea and Sky.

分享您的想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