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中華民國民航局終於在 飛航安全 的法規上,針對手機等 3C 產品訂定較為合理與進步的使用規範。例如在飛機內可以依機長指示,全程使用「已開啟飛航模式」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最快四月後施行)。行動電源及電子菸不得拖運,必須隨身攜帶上飛機。俗稱藍焰打火機預混式燃燒型打火機則是完全禁止攜帶[1]。
在這次的新規修正中,針對「旅客及組員可攜帶或託運上機之危險物品」規定進行更新,嚴格定義行動電源、藍焰打火機及電子菸等產品的使用限制,以因應科技的進步與新產品不斷的推陳出新。這項修正已在 104 年 3 月 9 日正式生效。
如果你有印象,早期飛機的座位上方有著兩個提示燈號,一個是提醒安全帶,一個是禁菸。用以提醒乘客們不能在飛機上抽菸,並在必要時綁上安全帶。不過那個禁菸燈是老時代的產物,自從全球開始積極禁菸後,我就沒在一般飛機上看過那個燈有暗掉過(燈泡消耗率一定很高)。
其實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新飛機不再使用跟雞肋一樣的禁菸燈號,取而代之的是行動電話的禁用燈號。例如我們復興航空轉投資的威航航空(V Air),它們家的空中巴士機隊 A320 與 A321 便是採用此新式設計。
過去依照民用航空法第四十三條之二第二項之規定,機上人員(包括空姐與乘客)在關閉艙門後至開啟艙門中間,無論是國內航線或是國際航線,無論是穩定飛行或是起飛與降落階段,皆對行動電話(Cellular Telephone)、各類遙控發射器以及收音機(Radio)等器材的使用有極為嚴格的禁用規定。印象中甚至曾發生過有乘客執意使用行動電話,後來被航警逮捕的案例。
因此這次更新法規與國際同步接軌的最大好處是,明訂出符合現今科技下的合理使用規範以便民眾遵守。避免過去跟不上科技改良下的曖昧限制。
然而,民航局雖然立意良好,但在法規改革上是稍微理想化的設計,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趁這篇一起來跟大家做個討論。
飛航模式下的飛航安全
其實近來在搭飛機時,你應該已經發現許多人都是開啟飛航模式後便不再關掉手機電源(即使可愛的空姐們一再呼籲)。但要是當機上不再硬性傳達「關機」的規定後,許多對於 3C 產品較為不熟悉的民眾,很可能根本不曉得有飛航模式這回事。因此,當他們不再從機組員「接收」到關機的簡單指令時,他們也可能會自動濾除掉「飛航模式」這種似乎是某種專業術語的詞彙。
這時候你的航班上就會出現好幾支不斷朝外尋找基地台的手機。之後飛機起飛遠離地面,基地台訊號逐漸喪失,你的手機便會加強訊號好用來維持與基地台間的連線,這也是普遍認為影響飛安問題的原因之一。
即使經過有效的民眾教育,大家都清楚飛航模式是什麼東西後。那你覺得飛航模式就是斷絕一切訊號,因此保證安全嗎?
事實上手機飛航模式(Airplane Mode, Flight Mode)在開啟後,你依然可以獨立開啟 WIFI 或藍芽(Bluetooth)等無線收發功能。雖然它們占用的無線頻帶位在 2.4 GHZ或 5.8 GHz,屬於國際公開的通用頻率,而且發送功率較低,幾乎不可能影響其他頻帶的電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們依然會產生無線電波,而且過去我在研究所開發藍芽及 Zigbee 設計時發現確實有(被)電波干擾的情形。因此人們頂多會說新式飛機的艙內設計可以使用 Wifi,但不會有人跟你「掛保證」說這些訊號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不會影響飛安(這牽涉到你的手機是否合格安全等諸多可能),倒是有不少人會將一些無法解釋的原因怪罪於 Wifi 訊號身上(例如 2012 年的深圳地鐵停駛事件)。
誠如我先前所說,許多人對 3C 產品並非那麼熟悉,因此很可能在開啟飛航模式時,「順便」不小心開啟藍芽或 Wifi 連線。因此法規的改革雖然對於多數人而言是種進步,但是在更新的同時卻還是留下幾種模糊的操作空間(例如機上提供 Wifi 網路的情況下,到底是全程可用,還是需要起飛與降落時需停用?),而這還有待更多科技面向的討論與宣傳才能解決。
2015.05.22 補充:我發文詢問民航局後得到的回應是,電子產品的開關機與否將不再是重點。在機長沒有禁止的範圍內,起飛與降落時主要的安全問題將是機器是否固定妥當,畢竟那時候也是一架飛機最危險的時刻,妥善有效的安全規範是有必需的,避免干擾逃生。
延伸閱讀
- 提到藍焰打火機就讓我想起過去服務的一位客人,當時正幫他申請一大捆相關專利,有次在路旁等他拿打火機原型過來時,看到他開的車是 BMW 的大七系列,我才曉得原來賣打火機還真是暴利來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