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禮拜堂是淡水小鎮的一個知名景點,其實不用筆者特別介紹,相信也是許多攝影師與觀光客來到淡水的必到景點,甚至是國內外許多旅遊手冊上的淡水必遊行程之一。
不說可能不知道,其實淡水禮拜堂是官方名稱,筆者私底下都直接稱它為馬偕教堂,多數觀光客認識的也是馬偕教堂這個名字。
不過為了尊重官方,所以底下文章還是統一以使用淡水禮拜堂這個名稱。
淡水禮拜堂本身可能沒有轉行當結婚新人的婚紗基地這個意思,所以不像許多景點會額外收費、強制申請或是不斷添加新元素等,只是大家拍著拍著,似乎也都習慣這個景點就是婚紗取景的重點行程之一。
這裡簡直堪稱大淡水區域的最簡易版拍攝景點,地址是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距離淡水捷運站不到一公里,容易到達,環境乾淨,取景角度多樣化,每次到淡水禮拜堂總能見到專業與業餘攝影師聚在現場,大家井然有序地各自拍照。
或許在神的殿堂之前,大家總是比較安分(其實也不一定,這幾天在南部的一間大廟旁,就有攝影師為了另一位攝影師亂移腳架的事情起了紛爭)。
淡水禮拜堂與周遭環境最主要的取景目標,第一首選當然是他們家的紅磚大門。
將大門與背後的禮拜堂建築物主體一起入鏡,相信是許多人像攝影的首選。
夜晚的淡水禮拜堂其實頗有風味,只是一般的婚紗攝影很少會留到這麼晚。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攝影風格比較偏離追求幸福與夢幻的大眾路線。不過偶爾還是能看見 遲到 時間排很差 勇於創新的婚紗攝影在現場拍攝。
關於淡水禮拜堂的歷史,大家可參考文化部整理的關於淡水禮拜堂的古蹟資料[2, 3],裡頭提到淡水禮拜堂最早原本只是馬偕博士(漢名為偕叡理,又被稱偕牧師,本名為 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剛來淡水時的租賃宿舍,之後才逐漸轉型為教堂使用。
淡水禮拜堂現今的建築風貌是從馬偕博士自 1872 年初抵淡水以來,歷經兩次租購地與三次改建而成,已是淡水區內的市定古蹟。
我們不難發現將近 150 年的時光,改變的幅度其實不算太大,仍保有古質樸實的特色。
順帶一提,原本的淡水禮拜堂其實是滬尾偕醫館的醫師宿舍,在1927年作為教堂使用,並在 1932 年,由馬偕之子偕叡廉 Dr.George William Mackay 進行改建,奠定了現今建築物的基礎架構。
此外,淡水禮拜堂還有一個 “季節限定” 的秘密景觀,吸引大批遊客與攝影師到訪。
在 淡水禮拜堂 旁有一處停車場,停車場靠近淡水禮拜堂的一側,種植了大約五至六棵的櫻花樹。每年到了 2、3 月左右,這些 櫻花上 樹上便會盛開出美麗櫻花。
最美妙的事情是,這些櫻花與淡水禮拜堂只間隔了一條小巷,因此在取景上,很容易便能將櫻花與教堂組合一起入鏡。
而小巷本身更是充滿了古典氛圍,無論是日夜晴雨,都讓攝影師們能夠充分取景。
我自己是覺得這時候前來拍攝婚紗的新人們,應該算是最幸運的一群。
有美麗的櫻花,優雅的小巷與莊嚴的教堂可以一同陪伴入境。
而且一整年下來能拍的時間也就只有短短的一個月,淡水在這段時間又恰逢陰雨綿綿的時節,如果還能找著一個好天氣來拍,那更是千挑百選才能擁有的幸運。
當人們沿著淡水禮拜堂的大門走進去,才會發現淡水禮拜堂其實別有洞天,無論是禮拜堂前的長梯,或是一旁偕醫館的牆壁與窗戶,都是人像取景的好背景。
如果攝影師找到對的時間前往,美麗的樹影更能增添畫面的美麗。
另外,馬偕教堂前面那條小巷被稱為馬偕街,在我小時候還有許多間茶室座落其中。
只是近年民風漸變,目前大多已轉型為文化產業使用,像是我之前介紹的浮糖朵兒甜點店便是其中一間[1]。
而在馬偕街的外頭,也就是淡水人俗稱的三角公園,公園中有一大顆馬偕頭像,真的超大,哭鬧的小孩看到都會安靜的那麼巨大。
如果沿著馬偕街繼續走,會看到一些無人居住的老舊房屋,如果有興趣拍攝頹廢風格的婚紗影像,或是喜愛此道的攝影師,其實在淡水老街旁的巷弄內,還有更多的寶物可供探訪。
最後提供一張有趣的照片給大家欣賞,這張的拍攝地點是位在淡水俗稱的七條通上,十字架是淡水長老教會新大樓的樓頂十字架,在夕陽下被映射在普通民房的牆壁上,不曉得這家人是否會受到特別的感召呢,顯得相當有趣。
當然,不意外的,這張照片同樣是季節限定(因為落日軌道改變)。
延伸閱讀
- 浮糖朵兒點心坊 – 馬卡龍 巧克力 淡水新店介紹。
-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 淡水禮拜堂。
- 文化部大百科全書 – 淡水禮拜堂。
- 文化部大百科全書 – 滬尾街醫館。
- 淡水的住宿飯店、旅館酒店、B&B民宿以及青年旅舍的便宜房價查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