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慢性疼痛 MIT 科學家發現觸摸止痛原理

當我們還是孩子,如果學走路時跌倒,似乎媽媽們只要一邊撫摸疼痛部位,一邊說著「痛痛快飛走」,身體上的疼痛就會真的神奇般消失。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似乎已經找出了這種現象的原因。

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MIT’s 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神經科學家發現,當大腦中的疼痛反應細胞也接收到觸摸輸入時,這些神經元會安靜下來

這支研究團隊第一次在老鼠的大腦中觀察到這種現象,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對疼痛和觸摸之間複雜關係的更深入了解,並可能為人類的慢性疼痛提供一些啟示。

此前的研究在脊髓中發現了對觸摸有反應的止痛神經元,並且在觸摸時會減弱反應。但有跡象表明,大腦也參與了這一過程。

該團隊在研究老鼠時發現,動物的顫毛(Whisking,一種嚙齒動物使用它們的鬍鬚進行各種觸覺行為)產生的輕微振動,改變了牠們對煩人的熱度或戳臉的反應方式 —— 這兩種情況通常都會導致老鼠摩擦臉部。

研究團隊發現,在處理觸摸和疼痛信號的身體感覺皮質中的神經元在老鼠顫毛時,對疼痛刺激採用與臉部摩擦相關的放電模式所需的時間較長。

顫毛對疼痛信號的影響,似乎取決於專用的觸摸處理路徑,該路徑將觸覺信息從稱為腹側後丘腦的大腦區域發送到體感皮層。當研究人員阻斷該通路時,顫毛不再抑制動物對疼痛刺激的反應。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新發現可能會揭示一種稱為丘腦疼痛綜合徵的疾病,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障礙,患者在中風影響丘腦迴路後可能會出現這種疾病,而丘腦迴路通常會傳遞純觸覺信號並抑制傳遞到皮層的疼痛信號。

這支研究團隊的發現,讓研究人員更深入地了解疼痛和觸摸之間的關係,並且可能為人類的慢性疼痛提供解釋。

她補充說,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可能方法是探索觸覺和疼痛之間的關係,並使這種效應在人體內發生,從而為緩解慢性疼痛提供新的選擇。

這項發現於11月6日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表《Somatosensory cortical signature of facial nociception and vibrotactile touch–induced analgesia》(面部傷害感受和振動觸覺觸覺鎮痛的體感皮層特徵)。

分享您的想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訂閱電子報

每週生活旅遊情報與科技資訊電子新知

輸入您電子信箱位址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隨時可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