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紀到達三字頭甚至連四字頭也快要看見的這個時候,對於吃東西的內容也開始比較注重養生,從年輕學生時代的夜夜雞排和撞球,到了現在改成漢堡和電影(並沒有比較健康!)。
不過當我閱讀越多健康食物的營養教學,我越納悶為何連簡單的食物營養的換算方式都有如百花繚亂的盛世般虛幻。
一公克、一份、一個拳頭大小、一個月丘面積、兩根指頭寬度,相信大家對於這些「單位」都不陌生,在各大健身減重教學文甚至是營養師衛教課程上都經常出現。
另外像是這個營養師的一份蛋白質可能是 6 公克,另一個營養師的一份蛋白質卻是 7 公克。
我甚至看過有衛教單位用的「教學」,是將豬肉片放在手掌上做比例尺示意,告訴大家可以吃這樣的份量。
誒!那豬肉的厚度呢?
這些很明顯可見根本無法清楚量化的作法,卻發生在明明理應通過嚴謹科學訓練的一群人身上(翻白眼)。
其實最好用的單位就只有公克,沒有第二種了。
使用公克的好處不僅是在烹飪料理和食物擺盤時可以用磅秤測量食材的重量後,直接計算出當中的蛋白質、鈉胛磷等礦物質的含量,避免食用過量營養造成身體負擔。我認為使用公克最大的好處是方便!像是現在市售的糖果、餅乾、點心、飲料、便當、泡麵、冷凍食品、水餃、冰淇淋等各種食物,都會將內含的營養成分清楚表列出來,一目瞭然,只要熟悉了這套系統,自然可以輕易管理一天所吃食物的營養。
至於那些不擅長使用公克系統的長輩,或許營養師才貼心地想出兩根指頭、半個手掌這種比較視覺化的範例,不過我卻覺得只是製造另一個新麻煩。還不如好好建議長輩們購買一個便宜好用的電子磅秤,並且規範使用公克來作為食物份量的依據。
其實人類是種容易習慣新事物的動物,君不見現在我家那些長輩用手機傳 LINE 訊息傳得比我還頻繁。只要確實執行過一段時間後,自然會習慣這種單位系統的使用,更棒的是還能讓他們也開始習慣閱讀食品包裝上的成分表,如此一來才有辦法確實執行適合每個人所需攝食的每日營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