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3C產品越來越風行,目前預估有六成年輕父母會將3C產品作為安撫孩子的工具。但是心理師提醒,太小的孩子太早接觸3C產品,可能會影響未來心智認知、創意等發展,甚至長大後,也容易罹患網路成癮。
臺灣青少年網路成癮比例高,就曾有青少年因為不滿網路線被父母拔掉,將電腦砸向父母,心理師提醒,一旦網路成癮,可能會出現無法上學、焦慮感,甚至與現實脫節,父母除了要多與孩子互動,也要訂定孩子正確使用網路習慣。
常有父母只要工作一忙,就將3C產品丟給孩子,當成是安撫孩子的工具,常常可見兩、三歲孩子拿著iPad、智慧型手機獨自玩遊戲,不過許多家長把3C產品當作是安撫孩子最好的保姆。
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說,儘管iPad的3C遊戲聲光效果多,不過太早讓孩子接觸,可能讓孩子缺乏自我思考能力,甚至未來罹患網路成癮的機率也較高。
台北市衛生局最近也針對台北市五萬多名國小五六年級、國中及高中學生,調查使用網路狀況,發現每天上網超過三個小時以上的比例,國小、國中、高中各佔一成三、一成六及一成七,心理師呂奕熹說,青少年、學童出現網路成癮,很大比例是與父母互動有關,親子關係出了狀況,就曾有國中學生,因為不滿家長拔掉網路線,把電腦砸向父母。
心理師說:「青少年網路成癮,很多是從國小開始成癮,父母因為忙碌,孩子每天回家就是接觸電腦,開始玩遊戲、或是與人聊天,一旦成癮嚴重的話,可能無法上學,或是玩團體遊戲無法離開位子,還有出現人際關係的焦慮。」
心理師提醒,網路成癮嚴重的個案,是嚴重到無法出家門、上班上學,一直沈浸在網路世界,甚至出現現實感扭曲,網路成癮,經過治療,要回復到沒有成癮的狀況幾乎是不可能的,提醒避免網路成癮,每次上網時間不要持續超過一個小時,而且要讓孩子認知,電腦網路是工具,而非是沈迷聊天室或網路遊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