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統 3 年農曆 8 月 18 日(公元 1911 年 10 月 9 日),革命地下組織「共進會」會長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祕密據點配製炸彈,不慎引爆灼傷面部,滾滾硝煙及爆炸聲,驚動俄國巡補,革命黨人名冊及9角18星旗之起義旗幟、文告不及攜出、銷毀被搜,湖廣總督瑞澂經俄通報,立即派出軍警依名冊按圖索驥進行搜捕,揭開了腥風血雨,風聲鶴唳的肅殺掃蕩。
是日,革命先驅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等志士,在另一地下組織文學社址武昌小朝街85號先後被捕,湖廣總督瑞澂漏夜審訊,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狂傲不屈,逼供不招。
10月10日凌晨4時,首義3烈士在督署東轅門外,當眾斬首慷慨赴義,人頭高懸於城門示眾,慨然寫下「腥風血雨又新秋,滿目江河帶淚流,寄語神州群兄弟,來日勿負我丟頭。」氣節驚天地泣鬼神,激起革命黨人的悲憤與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以行動跟上的起義行動。
10月10日晚7時工程8營首先發難,打響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旋即第八鎮新軍中4千餘名的革命志士揭竿響應,揭開了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序幕,光復了武昌、漢口、漢陽。
其後保義聲起,短短數十日陸續加入的革命志士多達1萬餘人(其中包含眾多庶民與許多未成年的學生與農民兵)展開40餘日,不對等殊死之陽夏戰役,北洋軍馮國璋軍統窮凶惡極,火燒漢口三晝夜片甲不留,陽夏戰役革命軍死傷萬餘人至為慘烈,卻也拖住清軍主力,爭取了各省紛紛響應之契機,不足4月終於推翻腐敗的滿清封建,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將武昌起義的發難日,訂為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似乎理所當然,唯憶往這段選定國慶歷史,卻也曲曲折折,峰迴路轉。
1912年7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提案擬定的3個國慶候選日期為:
- 清廷下詔遜位日1912年2月12日;
-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日1912年3月10日;
- 南北議和協定日1911年12月18日。
在「徵集全國教育家於北京」的全國臨時教育會議上,湖北代表起義志士李廉方,當場提出異議,而另提「以武昌首義日為國慶日案」,而當時與會者不盡同情革命,頗多附和北洋政府而反對李說,尤以浙江代表邵章爭辯次數最多、各不相下。
湖北代表李廉方乃引經據典慨然陳述:歷述法國和美國國慶均是以開國革命之首義日訂定,以彰顯開國惟艱志士犯難之情操,並申述3個預定案日期之非,以突顯以武昌首義日當為國慶日之理由。慷慨激昂,一時全場態度為之丕變,湖南、安徽、江蘇代表紛紛表態力挺。
表決時,出席者3/4舉手通過武昌首義日為國慶日,並推李廉方、黃炎培、賈豐臻3人修正提案、提交臨時參議院審議。
是年,1912年9月以蔡濟民為首的武昌起義將士,赴北京請願更強化聲勢與支持,終於民國元年9月24日再經參議院通過,27日正式將此日公布為中華民國國慶日。國民黨元老吳稚暉並在《民立報》撰文主張國慶日應訂在陽曆之10月10日,並命名為「雙十節」使國人便於記憶,這就是雙十節的由來。
10月10日武昌起義其揭櫫的「反貪腐、反欺凌、救國家 爭民主」之精神,百年銳於千載,至今仍是歷久彌新的普世價值。當年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起義歷史雖已遙遠,夙昔典型仍飄落在風中,如今國人享受民主,無論喜歡與否,雙十仍是我們的國慶,紀念甚麼?慶祝所謂何來?是否該還給犧牲奉獻的革命先驅一些肯定與感念。(文/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理事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