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不再燒香火不用貢品之我見

行天宮,又稱恩主公廟,一年有將近六百萬香客,主祀關公的民間道教廟宇,坐落在台北的民權東路上。行天宮本身是一間具有指標性的大型廟宇,信眾者多,卻突然在前天公開宣布為了落實環保及節約價值,往後在廟埕將不再設置香爐及供桌,信徒只需雙手合十誠心謙拜即可,不需要燒香也不用準備貢品。

廟方表示,這是「用手敬拜、用心敬神」的最高體現,並且表示已經透過擲筊的程序請示過關公,也獲得准允。

雖然行天宮董事會的這項決定毀譽參半,有人從環保的角度來看表示認同(很多順便插花討論嚴禁鞭炮),也有人無法認同,表示不再燒香、準備供品,那感覺上就不夠誠心,神明又如何能聽到他們的祈願呢?

關於這點,我想除了乩童以外沒人可以給予答案。只不過目前其他幾間大型廟宇暫時表示不會跟進這波禁香禁貢品的行動中。

提到民間信仰廟宇的香火傳統,稍微查了後發現,原是傳承於最早佛陀在印度講經時,鑒於當地氣候的炎熱與蚊蟲障蠻,而且許多人集中一堂時會讓空氣污濁,因此他們便點燃香料類的木材作為淨化空氣之用。這也是人家常說「上香禮佛」的來源。

後來一路傳承、演化下來,就形成目前每位信徒總得點上一炷香,憑藉著輕煙的裊裊上升才覺得能將自己的祈願傳達到神靈心中。

廟宇燒香祈福-Temple-Burn-Incense-Vedfolnir
燒香祈福(攝影/Lin Jin-Liang)

換言之,與其說焚香是一種供養,不如更多是尊崇景仰之意。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行天宮這樣的決定也並無不妥。

前面提到行天宮一年接待了將近六百萬香客,一天大約是兩萬人,即使每人只奉上 1 炷香,每天就得燒掉 2 萬根香,更別提還有人會自己帶香來燒。如果是高級香也就算了,問題現在許多來路不明的香材很可能都添加了大量化學物質,這樣燒下去總有天會燒出問題來。

另外,我從小到大很常往廟裡跑,甚至還在廟裡洗手間洗過澡(不過隔天肚子超痛,應該不是報應吧?),卻一直很討厭一種被稱為小米糕的供品。小米糕是將龍眼塞進一個米糕裡,用玻璃紙包裝起來。無論是味道或口感都不合胃口,幾乎都是放很久後直接丟進垃圾桶,還真的蠻想知道是誰發明的,堪稱供品界中最無用的產品(加上近年外來米入侵嚴重,天曉得這種隨處可見的米糕材料源自何方)。關於這一點,行天宮當然也不會例外,據他們稱,平常時候每天都要丟掉上百個小米糕(因為都沒人想吃啊…熱茶)。

或許未來行天宮的主爐位置,會換成一根金屬製成的巨樹,每根細端的末節處都裝有一片內嵌 NFC 功能的葉片。往後信徒只要先下載行天宮 App,手機裡就會常駐一枚灰暗色的平安符。信徒們只要將手機拿去跟葉片上的 NFC 對應一下,平安符就會變彩色,表示已經被神佛加持了。

當然,對廟宇的捐獻方式也可以改成線上金流或是悠遊卡現場刷卡。

一個社會的進步絕對是透過多方和平與理性的討論而更進步,所以我們快來給行天宮更多意見吧。

分享您的想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